礦道是運輸礦石直通地表的主要道路,它不僅是工人、車輛、設備及材料上下運輸的通道,而且還是礦山井下通風系統的進風口,擔負著向礦山井下輸送新鮮風流的任務。
在北方地區,冬季時間較長,一般要經歷5個月的嚴寒天氣,平均氣溫在零下10℃左右,礦道內由于冷熱空氣匯聚,溫差較大,會嚴重起霧甚至結冰,對人員和車輛通行都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。
為了解決這一難題,山西某煤礦公司與貝思特合作,購買一臺360kw電加熱蒸汽發生器,用于給礦道加熱平衡。
在當下,有兩種傳統方法可以解決礦道冬季結冰問題,一是在礦道一側放置焦炭火爐,二是利用電加熱器,但這兩種方式既不安全,耗能也高。 (圖來自網絡侵權告知刪除) 電加熱蒸汽發生器搭配預熱室內加熱裝置,高效方便。加熱裝置先將室外空氣進行預熱,預熱后的空氣在加熱室內與蒸汽混合,對流換熱后,使得預熱空氣迅速升溫至50℃,再利用風機,將50℃的空氣轉換為熱風,送入礦道,為礦道路面防凍保溫。 貝思特電加熱蒸汽發生器自帶冷凝回收器,在工作過程中因蒸汽自身溫度下降而產生的冷凝水進行回收,回收的冷凝水通過水泵排出到回水管道中,進行重復利用,節約水資源,節能環保。 不同于前面兩種保溫方法,利用蒸汽發生器的高溫蒸汽升溫空氣轉化為熱風能增大換熱面積,提高換熱效率,溫度范圍廣,為礦道提供了安全的運輸環境。 正是因為蒸汽發生器為礦道保溫方法經濟實惠,所以該煤礦公司在咨詢時,貝思特技術工程師為其制定一對一熱能方案,與該公司的負責人詳細溝通,確定預熱室面積大小、蒸汽設備占地面積,蒸汽管道走向等。 電加熱蒸汽發生器可以根據實際用熱需求調節溫度和壓力,使用起來方便快捷,體積小,外觀美而大方,安裝便捷,通電通水即可使用,飽和溫度達171℃,功率分檔位切換,自主調節蒸汽量大小,實時操控調節運作情況。 來到客戶現場,貝思特技術工程師開始調試這臺電加熱蒸汽發生器,試機中,蒸汽發生器很快產出蒸汽,完全滿足客戶要求。